教育院校文化建設的實施策略
(1)進一步提高對教育院校文化建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,是教育院校文化建設的前提。教育院校文化是在一定社會文化大背景下,教育院校內影響和制約師生活動和發(fā)展的各種文化因素總和,是一種無形的、巨大的教育力量,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礎,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各校要統一思想,提高教育院校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的認識,把加強教育院校文化建設作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、實施素質教育和事關教育院校發(fā)展的大事來抓。
?
(2)加強物質文化建設,美化校園環(huán)境,是教育院校文化建設的基礎。物質文化的建設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教育院校的辦學水平。加強物質文化建設,一是要按照“三個面向”思想的要求,體現出“四性”,即科學性、教育性、藝術性、經濟性。做到因地制宜、、因時制宜、因校制宜,且經濟、實用。二是校園環(huán)境建設要做到“四化”,即綠化、美化、凈化、靜化。努力做到“春有花、夏有蔭、秋有果、冬有綠”,將教育院校辦成“花園式”單位。校園美化不僅應體現在物質文化層面上,還應表現在全校師生的共同思想、共同情感、共同的審美觀等精神文化上,如辦公室、教室的布置,科技長廊、學生園地、藝術作品展示等。
?
(3)加強制度文化建設,強化管理機制,是教育院校文化建設的提高/增加。①要建立健全各項規(guī)章制度,使教育院校各項工作有章可循,體現依法治教、依法治校精神;②要不斷改進管理方法,提倡民主管理、自主管理,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;③是教育院校重大事項的決策和實施,要按章辦事、不徇私情,體現公平、公正、公開的原則;④要形成既有統一意志,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制度環(huán)境,促進廣大師生形成合格的行為習慣,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,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;⑤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網絡,以確保各項制度的貫徹落實。成立以黨支部書記掛帥,主管校長負責,工會主席、政教主任、團委書記等組成的領導小組,實行“四線”管理。
?
制度是教育院校文化建設初級階段的產物,是為了達到無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種有意識手段,是為了扶持教育院校教育的有章、有序和,先用制度來強化,而后用情境來內化。
?
(4)加強課余文化建設,豐富校園文化生活,是教育院校文化建設的載體。根據中小學生朝氣蓬勃、充滿活力和創(chuàng)造欲的特點,教育院校應精心組織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、社會實踐及社區(qū)服務活動,促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盡情釋放潛能,展示特長,實現自我發(fā)展。“教育院校搭臺”,給予必要的行為指導和物質支持;“學生唱戲”,成為教育院校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。
?
教育院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,需遵循自主性、實踐性、愉悅性、發(fā)展性、教育性的原則,做到“五有”、“四定”、“三落實”.。“五有”即有計劃、有教案、有記錄、有成果、有總結;“四定”即定人員、定地點、定時間、定內容;“三落實”即落實組織、經費、器材。活動內容既要具有思想性和知識性,又要具有娛樂性和實踐性;活動范圍既要體現全員參與,又要不乏個性展示。活動方式以倡導式、、誘導式、參與式為主,引路學生自己組織,主動參與,寓教于樂。
?
總之,教育院校課余文化建設活動,既要兼顧教育與情趣、知識與娛樂、活動與休閑的關系,又要努力引路學生根據天資所好,揚長避短,各得其所,各行其樂。
?
(5)加強輿論文化建設,形成校風,是教育院校文化建設的核心。加強教育院校輿論文化建設,真正做到“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”。一要加強德育工作,注重養(yǎng)成教育,校會、晨會、級會、班會,組織學生認真學習政治文件、法規(guī)制度、道德修養(yǎng)等文章,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,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養(yǎng)成合格的道德行為習慣;二要加強愛校教育,培養(yǎng)母校意識。成立校史展覽室,設計校旗、校徽,制作校歌等,促使學生自然發(fā)出強烈的榮譽感、自豪感,從而產生凝聚力,形成教育院校精神;三要強化教育院校的“三風”建設,即領導的作風、教師的教風、學生的學風;四要抓好宣傳陣地,充分發(fā)揮電視臺、廣播室、閱報欄(室)、宣傳窗、名言警示牌的作用,扶正祛邪,凈化校園,引導正確輿論,促進校風的形成。
?
(6)創(chuàng)造和諧的人際關系,優(yōu)化人際環(huán)境,是教育院校文化建沒的關鍵。師生關系是教育院校教育過程中基本的人際關系,首先,教育院校領導要加強修養(yǎng),提高自身素質,在教育院校的各項工作以及執(zhí)行各項規(guī)章制度中發(fā)揮好帶頭作用。其次,要狠抓教師在學生中的表率作用。要求教師從精神風貌、道德修養(yǎng)、工作作風、學識水平到儀表風度、言談舉止等都應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。這樣,教師有高度的事業(yè)心、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敬業(yè)精神,學生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,勤奮攻讀,立志成才,整個校園充滿一種濃厚的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。師生間只有建立融洽和諧的關系,才能取得優(yōu)佳教育,“親其師”才會“信其道”。
?
學生間的人際關系,既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,也影響集體的形成,教師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導,強調同學間的人際關系應遵循守紀、理解、團結、互助的基本原則,克服嫉妒、自卑、自傲、自私的不良心理。提倡同學間!學習上互幫互學,紀律上;怕互督促,思想上互相交流。同時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疏導,正確引導學生中的非正式群體。
?
(7)依托網絡資源,不斷更新教育院校文化信息,是教育院校文化建設的途徑。隨著校園網絡的出現,教育院校文化已逐步體現出網絡化、信息化、多元化的特點。同時,豐富多彩的網絡資源,包羅萬象的信息高速傳輸,網絡交互性、實時性等正悄然改變著師生的生活、學習和工作方式,逐漸成為教育院校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?
要加強以體現信息化、人文化為主要特征的教育院校文化建設,可“一臺”、“三站”、“五頁”的方式,營造信息化的教育院校文化生活。“一臺”即教育院校電視臺;“三站”即校園廣播站、心理健康輔導網站、校園文學網站;“五頁”即教育院校主頁、科組主頁、班級主頁、個人主頁、專題主頁。這種方式,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網絡,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去學習知識、體驗生活、感悟人生,自覺成長為一個具有健康人格、、社會責任感、創(chuàng)立能力的現代人。
?
(8)營造班級文化,創(chuàng)建班級特色,努力營造人格培養(yǎng)的合格氛圍,,營造班級文化,創(chuàng)建班級特色應立足于培養(yǎng)學生健全人格的總體目標,在全i面執(zhí)行《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(guī)范》的基礎上,結合班情,選擇行為規(guī)范的某一方面,道德觀念、心理素質的某一側面作為突破口,定目標,層推進,深化細化教育要求,如某班抓住“勤”字,對學生實施多方面要求:校內要勤思考、勤筆記、勤舉手,家里要勤于分擔家務,社區(qū)要勤于公益勞動;某班從“學會尊重、學會關心”起步,向他人、向社會多次伸出幫助之手,升華學生的道德品質……各個班級的切人點不同,重點抓的不一,表層的目標也各異,但殊途同歸,均在“內化”上下工夫,以提高學生素質,完善人格形象。
?
營建班級文化,要求各班“讓每一面墻壁都能說話”。教室布置應體現班級特色、藝術氣息,各班可自行設計、制作班徽,譜寫班歌,繪壁報、建藝術角。學生在實踐參與中增知識、長才干、明道理,在營建過程中聚人心,創(chuàng)集體。
?
(9)打造人本化的教育院校文化,是促進教育院校教育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途徑。在教育院校文化建設中,注人人本觀念,以教師的發(fā)展為根本,無疑是一所教育院校發(fā)展與成功的關鍵。基于此,打造以師為本的教育院校文化,應成為教育院校努力踐行的奮斗愿景。
?
構建團結協作、關系和諧的教育院校精神文化。從根本上說,教育院校的發(fā)展業(yè)績首先來自于教師個人的勞動和成果,其次來自于集體成果。所以,教育院校精神文化的形成,基礎是尊重教師個人的需求和成就。然而,教育院校作為一個團隊組織,不能僅憑教師的單打獨斗,組織的“松散”也將會給教育院校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。所以,要樹立共同的發(fā)展目標并鼓勵全校教師“協同合作”,形成向心力、凝聚力,合力推動教育院校的發(fā)展。
?
創(chuàng)設倡導教師不斷學習與反思的教育院校文化。教師不斷學習與反思的教育院校文化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:教師成為一個不斷學習和反思的實踐者;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借鑒,促進自我反思,形成雙贏的教學與研究共同體;教育院校領導不斷學習并反思教育院校的和諧發(fā)展,關注教師的職業(yè)生涯與專業(yè)發(fā)展。
?
打造教育院校文化,凝煉教育院校文化建設的方向,提升教育院校文化建設的品位;打造教育院校文化注入“人本”理念,豐富教育院校文化建設的內容和方法,提升教育院校的管理品質,可促進教育院校的和諧、可持續(xù)的發(fā)展。
?
藉此,教育院校文化建設是一個創(chuàng)造——享受——再創(chuàng)造的動態(tài)過程,反復積淀、升華,呈現出特有的生命力。在這一過程中要不斷關注教師和學生的自主參與、自主學習、情感體驗,只有讓師生不斷獲得進步和成功,教育院校才能實現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?
總之,教育院校文化是一種無聲的思想工作,能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,自覺自愿地接受教育,這便是“此時無聲勝有聲”的教育藝術力量。當然,還應認識到教育院校文化與社會文化的關系,教育院校是社會的敏感區(qū),社會文化的變動都會波及教育院校。在當前改革開放經濟轉型的新時期,各種形形色色的思想都在影響著學生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院校文化建設方面更于校管理的規(guī)范與創(chuàng)立要依據一定的教育目的,精心組織和管理,決不可以放任自流。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教育院校發(fā)展中,教育院校文化起著價值引導、觀念整合、情感激勵、規(guī)范調節(jié)等重要的整合作用。抓住教育院校文化建設就可以整體把握教育院校改革的復雜性。“培育生命,放飛生命”正是教育院校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過程中,建設教育院校文化的理念提升。
- 505人 關注教育
- 12608人 咨詢教育
- 10月23日 來自的何金燕咨詢了 品牌 簡而優(yōu)學習機
- 10月23日 來自的汪咨詢了 品牌 錦江酒店中國區(qū)
- 10月23日 來自的李咨詢了 品牌 錦江酒店中國區(qū)
- 10月23日 來自的侯文義咨詢了 品牌 錦江酒店中國區(qū)
- 10月23日 來自的咨詢了 品牌 酸小七酸菜魚
- 10月23日 來自的全先生咨詢了 品牌 錦江酒店中國區(qū)
- 10月23日 來自的張先生咨詢了 品牌 錦江酒店中國區(qū)
- 10月23日 來自的劉咨詢了 品牌 錦江酒店中國區(qū)
- 10月23日 來自的河北省邯鄲市劉咨詢了 品牌 貴嫂辣子雞火鍋
- 10月23日 來自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咨詢留言咨詢了 品牌 運立寶物流
注冊會員-關注品牌-線下推薦-深層交流-確定成交 找項目就是這么高效
注 冊